1961年收到毛主席送来的物品后,杨步浩:主席,我很想去看看您
1961年国庆节那天,受毛主席亲自邀请,杨步浩有幸登上天安门城楼,亲身参与了新中国成立12周年的盛大庆祝活动。
杨步浩站在天安门城楼上,望着下面人山人海的景象,内心无比澎湃。他清楚地意识到,正是毛主席带领人民取得了革命胜利,才让他这样的贫苦百姓能够亲身经历如此激动人心的时刻。
九月底,杨步浩专程到北京,为了见伟大领袖毛主席一面。这趟行程的起因,还得从毛主席让人给他捎了些东西说起。
当时,全国都处在艰难时刻,杨步浩一家和大多数中国家庭一样,日子过得十分拮据。正当他为生计发愁时,意外收到了毛主席托人送来的几斤白糖、两瓶酒和两块布。
杨步浩收到毛主席让人送来的物品,内心充满感激,不由自主地回想起第一次见到主席的那一天。
1943年2月,作为劳动模范的杨步浩跟着慰问团去了南泥湾,向那里的部队表示慰问。他实地考察了359旅在南泥湾和金盆湾的营地建设和生产成果。在这次访问中,杨步浩还直接听到了359旅旅长王震的发言。
当王震提到毛主席和朱总司令同样有生产指标,和普通战士一起劳动时,杨步浩内心震撼不已,几乎以为自己在做梦。
没过多久,杨步浩就向延安县委提出了一个申请,同时还给毛主席寄去了一封信。这是他头一回给毛主席写信。
在这封书信中,杨步浩自愿承担起为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种地的任务,承诺每年上交一石小麦作为收成。
杨步浩不光嘴上这么说,实际行动也是这么干的。
1944年5月,杨步浩牵着载满一石多小麦的毛驴,前往毛主席所在的杨家岭,兑现了他之前的承诺。
杨步浩这次到杨家岭,幸运地见到了毛主席,这是他头一回和主席面对面。两人聊了挺长时间。
在那次交谈中,毛主席好奇地询问杨步浩这么做的原因,杨步浩眼含热泪,向毛主席诉说了自己的经历。
1905年11月28日,杨步浩在横山县魏家楼乡的杨家楼村出生。他来自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,从小就养成了勤劳踏实的性格。但命运并没有眷顾这个可怜的孩子,苦难早早地找上了他。
1913年,杨步浩的母亲去世,他从此失去了母亲的关爱。为了活下去,他不得不到地主家做起了小长工。
那时,杨步浩不仅要做繁重的体力劳动,还得替地主家清理粪便。即便如此,地主也不让他吃饱穿暖。杨步浩家里还因此背上了不少债务。
1928年,横山遭遇大旱,杨步浩家因无力偿还债务,只能跟着父亲逃到延安,在川口石家畔靠讨饭为生。不久,父亲也因饥饿离世。从此,杨步浩成了无人照料的孤儿。
杨步浩靠着种几亩贫瘠的地,再加上打点零工,才勉强能糊口度日。
1932年,地主和团总逼杨步浩交6块钱。可杨步浩哪拿得出这笔钱?结果,他挨了40棍子,在床上躺了十几天,才能勉强下地走动。
没过多久,陕北的红军队伍来到这个地方,带领老百姓跟地主斗争。杨步浩看到他们真心为老百姓做事,觉得这才是自己人,于是加入了赤卫队,跟着红军一起干革命。
1935年10月,毛主席带领的中央红军抵达陕北。没过多久,杨步浩分到了一间窑洞和一块土地。从那时起,他开始耕种自己的田地,并将共产党视为恩人。
当时,杨步浩对毛主席和共产党的号召总是特别积极,不仅完成了生产任务,还每年多交一些粮食作为爱国贡献。他还带领乡亲们互相帮助,增加牲畜,种树造林,发展副业,挖井建磨坊,储备粮食以防荒年。
1942年,杨步浩被评为延安县的劳动模范和优秀党员。在他的影响下,川口区六乡也发展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地区。
杨步浩讲述完自己的经历,情绪激动地说道:“有了粮食要记得种田的辛苦。如今我过上了好日子,一定要铭记共产党和您的恩德!”
这一年,陕甘宁边区召开了劳动模范表彰大会,杨步浩被评为最高级别的劳动模范。会议期间,毛主席又一次见到了杨步浩,不仅请他共进晚餐,还勉励他要再接再厉,不断取得新的成绩。
在毛主席的激励下,杨步浩不断努力,接连创下了一系列看似普通却令人敬佩的成就。同时,他也没有中断为毛主席和朱总司令代耕的工作。
1945年1月,陕甘宁边区政府举办了一次表彰先进劳动者的盛会。在这次大会上,杨步浩因为出色的工作表现,被授予了最高级别的劳动英雄称号,同时还拿到了8万元边区币的奖励。
11月28日是杨步浩40岁的生日,毛主席和朱德专门派人前去探望,并赠予他一条红绸,上面绣着"与人民同寿"的字样,同时还送上了20万元边区币作为生日礼物。
杨步浩看到毛主席和朱总司令特意派人送来的礼物,心里特别感动,他说:“毛主席和朱总司令每天有那么多大事要处理,居然还记得我这个普通农民的生日,真是太感谢他们了。”
1946年过春节那会儿,杨步浩他们几个带头提议,代表延安县川口六乡的老百姓,给毛主席送了一块金光闪闪的牌匾,上面写着四个大字:“人民救星!”
毛主席向来不主张收礼,可当杨步浩他们送来这块大匾时,他还是深深体会到了边区群众对他的深厚感情。
那天,毛主席满脸笑容地接过那块金色牌匾,对在场的人说道:“我要向六乡的所有乡亲们表达我的谢意!也要向你们表示衷心的祝贺!特别要祝贺六乡今年取得了这么好的收成!”
11月,国民党胡宗南的部队向边区发起进攻。在这紧要关头,毛主席把杨步浩接到自己住的枣园,让他在那里待了整整三天。
那段时间,毛主席多次与杨步浩交流。杨步浩向毛主席详细说明了储存粮食、清理物资防止敌人掠夺的具体情况。
没过多久,毛主席给杨步浩安排了一项工作,让他回老家横山进行宣传,并要求他在腊月结束前赶回延安。
1947年,国民党军队打算攻打延安,延安城里气氛特别紧张。每个人都下定决心要守住延安,坚决和敌人战斗到最后一刻。
过年那会儿,杨步浩如约而至,向毛主席送上新年祝福,顺便把之前交办的工作做了详细汇报。
杨步浩对毛主席说,他打算拿起武器加入游击队,通过直接打击敌人来守护延安,保护党中央。
杨步浩的一番话让毛主席深受触动。通过他的言辞,毛主席深刻体会到群众守护党中央的坚定信念。
杨步浩走的时候,毛主席亲自从窑洞送他出来,挥手道别。
没过多久,毛主席一声令下,杨步浩便加入了游击队的队伍。
1947年3月18日,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炮火威胁,毛泽东主席毅然启程,开始了在陕北地区的战略转移之旅。
在毛主席带领部队在陕北地区辗转作战的那段时期,杨步浩始终坚守在游击队岗位上,一直坚持到延安重新被解放的那一天。
1949年,新中国诞生了,杨步浩心里特别高兴。他那时候最大的愿望,就是能去北京,亲眼见见毛主席。
1952年12月,杨步浩收到邀请前往北京。没过多久,他便提笔给毛主席写了一封信。
读到杨步浩的来信后,有位工作人员表示:"主席日程太满,恐怕不方便安排他和主席会面。"
不过,另一位同事持不同意见。他表示:“就算主席再忙,延安来的老乡帮忙种地的,总得见一见吧!”
没过多久,毛主席就开心地让人把杨步浩请到了中南海的丰泽园。两人聊得很愉快,毛主席还特意摆了酒席款待他。另外,毛主席给杨步浩做了一套新衣服,还送了一些布料给他的妻子和夫人。
杨步浩准备从北京返回时,毛主席特别叮嘱他:"回去后告诉家乡的父老乡亲,陕北人民为中国革命立下了大功,这份恩情我们永远铭记。不过大家还是要发扬延安时期吃苦耐劳的精神,抓紧时间把战争带来的损失弥补回来。"
没过多久,杨步浩就把自家种的小米、瓜子和绿豆打包,给毛主席寄了过去。
1961年,杨步浩收到毛主席送来的东西后,立刻提笔写信:"主席,我特别想您,特别想去看看您,不知道您有没有时间?"
收到杨步浩的来信,毛主席在繁忙的工作间隙亲自回复:“你的想法我支持,具体事项你与当地部门沟通,只要他们认可,我这里没问题。”
九月底,杨步浩抵达首都北京。在毛主席的盛情邀请下,他登上了天安门城楼。毛主席热情地与他握手,还特意将他介绍给了在场的国际友人。
杨步浩瞬间眼眶湿润,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流……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